贵州粒粒丰种业有限公司

全国咨询热线
020-00000000
全国咨询热线 0851-22233683  13985620869
图文展示
高粱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

高粱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是利用精量播种机将精选后的高粱种子按农艺要求的播量、行距、株距、深度精确播入土壤的技术。 其特点是可做到定粒点播,出苗整齐,一致性好,无虚间苗,适于土壤条件好、种子纯度高、发芽率高、病虫害防治措施有保证的高粱地块。用精量播种机播种高粱,其株距的合格率可以达到85%以上,播种深度(覆土厚度)合格率能达95%以上,精理播种保证了单株营养面积,种子入土后汲取营养成分趋于均衡,减少了因播量过大造成苗芽发育时相互争肥夺水现象,有利于出苗整齐一致(当然种子是要经过精选的精品种)、分布均匀,单体植株的自身生产能力基本施展了出来,进而使群体生产率达到较高的水平。运用该项技术既可实现标准化种植、保证播种质量,又能有效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要点: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种子精选、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化学除草等技术要点,并应根据耕翻地和免耕地不同的播种需求选择适宜的机具。

1)要求种子净度纯度高,含水量在14%左右;发芽率保证达到85%以上,达不到要求的种子应在播前进行除杂精选和晒种脱水处理,使其符合要求。

2)适时机播作业。当地温达到并稳定在1213℃,土壤含水量(0~10厘米土层)应在13%左右时,方可开始播种。酱香型酒用高粱“茅高8号”“茅高9号”“红缨子”“红珍珠”等品种,根据土壤的肥、水等地力情况确定播种行株距和每穴播种粒数。按照行距7080厘米,穴距15厘米,播种深度为3厘米,每穴播种4粒(未精选种播5粒以上),调整精播机具。使用的精播机具作业时能满足全株距和缩小株距精密播种要求,播种的3粒率不低于90%,空穴率小于1%。播种作业时要做到播深一致,播后覆土严密,及时使种子与土壤完整接触以保证出苗。

3)播种时深施的化肥同高粱种子之间的隔离带要大于6厘米,避免种肥混在一起浇种。一次性深施足量化肥可免去中期中耕追肥作业,集中深施也明显提高了肥效,一般亩施过磷酸钙3050公斤,硫酸胺3050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

4)大田追肥除草:直播高粱苗期长势弱,田间杂草多,及早进行中耕除草施肥是夺取高产的关键,所以在定苗时,用“高粱丰宝”或“绿色丰宝”喷施提苗肥,结合中耕除草一次;拔节孕穗期亩用可用“高粱矮丰王”喷施拔节孕穗肥并矮化植株,有条件结合进行深中耕培土一次。大田中耕除草可采用人工除草,也可使用高粱田专用除草剂,苗后选用高粱专用除草剂,严禁使用其它化学除草剂。

5)防治病虫害。由于精播的下种量小,杜绝田间害虫咬种咬苗以及防止苗期发病是保证精播技术应用的关键所在。常用的方法是播种前进行农药拌种、浸种或包衣处理或在播种时随种子播下拌药的毒种子或毒土,诱杀害虫和防止病害产生。大田间发现暝虫、粘虫、蚜虫可选用高效氯氰菊脂、杀虫双、吡虫啉进行防治;发现紫斑病、炭疽病可选用“高粱宝宝”或多菌灵等防治;有机磷类农药对高粱易产生药害,不能使用有机磷农药  
图片图片
高粱育苗移栽技术

一、品种播种期确定

播一般以5厘米处地温稳定在1213℃时播种较为适宜,所以高粱播种期与水稻播种期基


本相同,采用农膜保温育苗可提早710天,夏播高粱播期应根据前作及当地有效积温 而定,播种过晚易受秋风危害。

二、高粱育苗移栽技术要点

1、苗床准备与培肥:在播种前2030天,将土翻犁后整细,除去杂草和石块,每平方米苗床地用腐熟优质有机肥35公斤或复合肥0.25公斤施于苗床地内再整细整平,让其自然腐熟,培肥土壤。播种前临时培肥只能选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清粪水,不能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和化肥。

2、种子用量与处理:育苗移栽一亩用种0.40.5公斤,播种前晒种12天有利于提高发芽率。为提早种子出苗时间和减病虫害,可用消毒杀菌剂进行浸种消毒,有条件的可催芽至7080%的种子粉啃后播种。

3、播种育苗与管理:(1)撒播育苗:播种时将培肥的苗床地切细,开沟作厢,厢宽4尺,沟宽1尺,每亩苗床长1314米,床面整平整细后,将种子分厢计量均匀撒于厢面上,浇上适量的清粪水,盖上1厘米厚细土。(2)营养球育苗:用适量清粪水将沤制好的营养土拌湿用手轻捏成直径1.52寸的营养球整齐排放在苗床内,亩制作45005000个营养球,每个营养球播种3粒,盖上1厘米厚细土。(3)营养块育苗:将沤制好的营养土加足水分后,刮平压实,用木板和刀划切成1.52寸见方营养块,每亩制作45005000个营养块,每个营养块播种3粒,盖上1厘米厚细土。(4)漂盘育苗:选用孔径2—3厘米的漂盘,也可选用烤烟育苗用的漂盘,育苗时在孔内填入基质肥,每孔播种2—3粒,加盖细土,放入苗床池内保温育苗。(5)苗床管理:出苗前,为保证床土温度和湿度,一般将塑料薄膜平盖在床面上,当出苗达80%左右时及时搭架起拱,出苗后要注意匀苗,苗床期根据苗床和幼苗长势及气候情况合理进行肥水管理和揭膜盖膜,防止低温冻害或高温烧苗,苗期施肥应以农家肥为主,必要时选用“高粱丰宝”“高粱宝宝”喷施一次壮苗肥预防病害,保证幼苗正常生长,移栽前3天根据气候适时揭膜炼苗。撒播育苗起苗前3天应浇一次透水,以利起苗。

4、大田移栽与管理:(1)大田基肥: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左右,前作是绿肥的,在高粱移栽前半月左右将绿肥收割集中堆腐或翻压土中腐熟。(2)移栽叶龄:苗床期一般为2030天,当苗长至46叶时即可起苗移栽,起苗时应注意防止伤根,除去病苗、弱苗、杂苗、带护根土。(3)移栽规格:净作高粱窝距0.81尺,行距1.5—2尺,每窝23株,亩保证800012000株左右;(4)移栽底肥:移栽时底肥亩用商品有机肥50100公斤或复合肥2030公斤作底肥,施用底时肥料应与幼苗根部相距5厘米左右,防止肥害烧根死苗。移栽后可亩施清粪水1000公斤左右作定根粪水。(5)查苗补苗:在移栽返青成活后,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基本苗。(6)大田追肥:大田追肥一般2次,第一次在移栽成活,亩用清粪水1000公斤或化肥化肥58公斤追施一次活棵肥或提苗肥,补施的化肥应距幼苗基部3厘米以上。第二次追肥在移栽后3040天,结合中耕除草和培土亩用清粪水1500公斤或化肥1015公斤追拔节孕穗肥;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可叶面喷施我公司提供的高粱专用“绿色丰宝”“高粱丰宝”喷施替代追肥。

7)大田除草:大田中耕除草结合追肥进行12次,常规生产栽培可使用高粱田专用除草剂“粱顺”“粱康”“高老头”,严禁使用其它化学除草剂。

8)病虫防治:如田间发现野蛞蝓、蟋蟀危害,可用“甲拌辛硫磷”窝施、“四聚乙醛”喷雾。如田间发现暝虫、粘虫危害,可用“高效氟氯氰菊脂”等菊脂类农药防治。如田间发现蚜虫危害,可用“吡虫啉”喷雾防治。发现紫斑病、炭疽病、叶斑病等可选用“高粱宝宝”或“多菌灵”等杀菌剂防治相关病害。有机磷类农药对高粱易产生药害,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或慎用。

5、适时收割高梁

一般高梁收割的最佳时间是在高梁灌浆后期,高梁穗部籽粒有80%左右收白色转为红黄(褐)色的时期。但由于高梁在生长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成熟度不一致,因此高梁收割一般应分两次采收,第一次在80%的高梁达到收割要求时,收割一次,剩下的20%待高梁进一步成熟,符合收割要求再收割。收割后及时脱粒晒干,否则影响品质。

高粱人工直播技术

一、适期播种:高粱播种期一般以5厘米处地温稳定在12—13℃时播种较为适宜。春播高粱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进行。夏播高粱播期应根据前作及当地有效积温而定,播种过晚易受秋风危害。

二、种子处理:直播亩用种量1—2公斤;播种前在适温下晒种1—2天,有利于提高发芽率。为提早种子出苗时间,播种前可用清水浸种12—24小时,为减病虫害,可选用“强氯精”甲基异柳磷”“福美双”“拌种灵”“吡虫啉药济浸种或拌种处理(包衣种子,不进行种子处理)。

三、大田基肥: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左右播前翻犁土中,前作是绿肥的,在播种前半月左右将绿肥收割集中堆腐或翻压土中腐熟。

四、大田底肥:底肥亩用商品有机肥50—100公斤或20—30公斤复合肥,施用底时肥料应与种子相距3厘米左右,防止肥害烂种或烧根死苗;为防止肥害过于集中造成烂种,可将肥料撒施于播种沟或播带内。

五、播种规格:播种分窝播和条播,行距1.5—2尺,窝距0.8—1尺,每窝播种12粒左右。防止肥害烂种和提高出苗率,播种时,种子尽量不要与化肥直接接触,盖土应做到浅、细、松,厚度以1~3cm为宜,盖种过厚、过粗、过实影响出苗时间和出苗率。

六、匀苗定苗:直播高粱要求在3—4叶时及时间苗、匀苗,做到去密留稀、去弱留壮,每窝预留6—10株;5—6叶时进行定苗,每窝留苗2—3株,净作高粱根据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情况,每亩保证8000—12000株。对缺窝断行的选大苗进行补栽,补栽后加强管理,促进生长一致。

七、追肥除草:直播高粱苗期长势弱,田间杂草多,及早进行中耕除草施肥是夺取高产的关键,所以在定苗时,亩用清粪1000公斤或者化肥5—10公斤追施提苗肥,结合中耕除草一次;拔节孕穗期亩用清粪1500公斤或者化肥10—15公斤追拔节孕穗肥,并结合进行深中耕培土一次。大田中耕除草一般采用人工除草,也可使用高粱田专用除草剂,播后苗前选用异丙甲草胺”“莠去津喷施地表,苗后选用高粱专用除草剂,严禁使用其它化学除草剂。

八、病虫防治:如田间发现暝虫、粘虫、蚜虫可选用高效氯氟氰菊脂、杀虫双、吡虫啉、苏云金杆菌进行防治;发现紫斑病、炭疽病可选用甲K多抗霉素或多菌灵等杀菌剂防治;有机磷类农药对高粱易产生药害,不能使用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

九、收获储存:直播高粱在生长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较大,成熟度不一致,因此高粱收割一般应分2—3次采收,第一次在80%的高粱达到收割要求时,收割一次,剩下的20%待高粱进一步成熟后分1—2次采收。收割后及时脱粒晒干,确保产品质量。


再生高粱种植技术

  合理留桩,适时施足促芽肥、发苗肥和穗粒肥、防治病虫危害是再生高粱栽培的关键技术。

一是抗旱保芽,施好保芽肥

头季高粱收前57天灌跑马水一次。收前710天亩施50%BB10公斤加人畜粪1000公斤保芽。

二是适时收割头季,合理留桩

当高粱籽粒80%成熟,穗子上中部籽粒变红时及时采收。留桩高度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以近地面留12个节为好。砍秆后及时浇水防旱,并将前季高粱秸秆加稻草覆盖在行间保湿抗旱,减轻水分蒸发。头季收割时,镰刀要锋利,砍秆时速度要快,尽量减少茎秆的破碎程度,以免茎秆破碎后易引起腐烂,影响再生。

三是及时中耕除草、定苗

头季收后35天,揭去覆盖物,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并匀苗,每株留再生苗12株;45叶时初步定苗,亩留苗8000株左右。第二次中耕除草在拔节初期进行,并定苗,基本保持头季株数。匀苗、定苗时要除上留下、除弱留壮、除挤留匀。

四是施好发苗肥,及时追肥

结合第一次中耕除草,亩施35%复混肥30公斤或BB20公斤兑粪水30担淋窝作发苗肥。结合第二次中耕,亩施35%复混肥20公斤或50%BB15公斤兑粪水30担作拔节孕穗肥。抽穗前1周左右,亩施碳铵10公斤(或尿素5公斤)加氯化钾10公斤兑水施穗粒肥。

五是注意防治再生季病虫

再生高粱要注意防治芒蝇、螟虫、蚜虫等危害。芒蝇用甲氰菊酯2000倍液喷雾;蚜虫亩用10%吡虫灵可湿性粉剂1015兑水40公斤喷雾;拔节期、散籽期注意用18%杀虫双水剂或1.5%的苏丹可湿性粉剂50兑水40公斤喷雾,也可用杀虫双大粒剂点心。

六是及时收获再生高粱

当穗子上中部籽粒变红时及时采收。






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